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构筑的自信与建筑师的自我|玛家农场与津梅栈道的设计现场调查

BLOOM绽| 院外 2023-12-25



编者按|


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到展示——这是集体策展团队“BLOOM绽”在2015年“评论展——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1999-2013”前言中的主导议题。将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建筑展设置为评论展,并不止于策展形式上的创建,而是为了构成“对那些业已发生于社会现场,又被展示现场收缩为作品的再行动”:来自不同学科和实践领域的评论人将在与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的关联中,重新激发并再度表述自身的工作。在相关的活动中,主策展组之所以总是以“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去指称作为个体的“建筑师”,不仅仅是因为协力造屋的特殊性,而更是为了通过策动将建造与展示这看似分立的两个阶段,转化为一系列相互质问的社会实践中的不同面向与现场,由此逐步形成某种高密度、低成本以及远期持续、近期关联的展示工作方法。


在“评论”的一般意义上,这次展示的主体不再是以往的某一领域的创作者、作品,或者对所谓作品过程的后台展示,而是开幕阶段被邀请到场的评论者的批评,以及闭幕阶段(特意缺席开幕的)建筑师本人返场对已有评论的回应。为此,BLOOM绽的主策展组现场考察了谢英俊及其团队在台湾的几乎所有的重点项目以及在内地的工地和工厂,采样分析了1999年至2013年期间公共与专业媒体中关于协力造屋的各类报道,并在展出前将这些素材提供给参与活动的人员,先后在杭州、日月潭、雅安、重庆、成都、西安、贵阳、上海等地策划和参与了多次论坛、讲座、对话等活动,以期来自各领域的评论者能够事先对评论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及更为重要的是,让评论者相互之间展开充分的论域交织与调整,最终促成了展出开幕九个多小时的讲座和对话和闭幕五个小时左右的回应。


本次推送的短评是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审委员的作者,应主办方的邀请提交的实地考察报告。这份回访报告提供了另一种“评论”的方法,它是由上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环境心理学,或者说“人与环境研究“所建构的。其应用上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用后评估”,这是社会学领域首次对建筑专业领域的干预,有助于专业社群逐渐获取更为可靠的知识。从创作者的许诺与使用者的回馈之间介入,瓦解建筑史学的审美预设在话语上的正当性,为学科所依赖的体制带去结构性的变化,以期在面对各种社会条件的变化时能够给出针对性的回应。这不仅需要在建筑批评中进一步地提升“用后评估”的意识,穿透影像与现场,将即刻的体验转化为持续的积累,从设计主体的单一措辞,扩展到多方位的对话,而且还应当籍此逐渐形成一系列更为灵活可变的实践!因此,实地考察的必要性并不局限在某些特定的案例上,用以判定项目的好或坏、对或错,而是为了从更为广泛的得与失出发,连接起空间与社会的现场,贯通设计的生成机制与建成环境,突破即有的建筑话语体系。“院外”还将陆续推出评论展以及相关活动的整理内容。


文|夏铸九    责编|BLOOM绽

建筑构筑的自信与建筑师的自我|2010

本文5500字以内

第一部分|



2009年八八水灾灾后重建,世界展望会捐赠的原住民部落与家屋。雾台乡台糖玛家农场基地,原属排湾族玛家部落的传统领域,曾经规划为尚未执行的鲁凯好茶村迁村的基地。八八水灾灾后重建时,政府迫于形势的压力,紧急安置了排湾族玛家部落(包括玛家村、北叶村两村)、大社部落(两个部落三个村在文化上又分属两种排湾系统),再加上鲁凯族好茶一个村,关系着相当复杂的地方认同问题。尤其,相关的命名成为居民关注的议题。排湾族玛家部落原来称玛家农场为“Rinari”,在玛家农场重新命名的讨论过程中,曾有部落代表提议沿用“Rinari“,也有代表另提新名“好家社”等。为了尊重此地为玛家传统领域,最后定案为“Rinari”。但是,重建社区中央主干道的命名则引发多次讨论。这涉及到位于干道旁的大社村门牌将直接成为“Rinari”的一部份,颇有些争议。起初,代表们为感谢世界展望会的捐赠而一致提议为“展望路”,但被世界展望会婉谢,因此,后来改提议“礼纳里路”、“迦南路”、“好家社路”,经过数次协商,最后定案为“和平路”。其次,重建的四个部落中心的小学,为张荣发基金会捐赠,曾有居民戏称,不如成为“玛好大”,也有人提议称为“长荣百合”,“百合”等不一而足。由这些未定案的争议,可以想像未来不同族群、不同部落间的共同生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灾后重建,原住民被迫由原乡外移此地,异地重建,在台湾社会已经引起极大的争议,再加上不是临时中继房屋,而是永久家屋的重建,确实是相当艰难的设计任务。考量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积累的必要性,本案未来值得研究者进行用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避免错误复制。

一|基地设计

建筑物朝向在基地配置上似乎未与基地本身有更深刻的关系。建物类型似乎完全独立自足,与基地配置关系生硬。基地内部,不同族群、部落间来往的步行通道,其实有相当复杂的联系关系,值得仔细规划设计,以及,基地的坡度,有些地方由于不同坡向,有些复杂,若能结合鲁凯、排湾族本身独特的建筑传统,一些基地微地形变化、坡坎、转角、植栽、公共空间的处理,都可以由地方传统建材的页岩叠砌,轻而易举取得丰富的成果,目前,基地推平配置建物,简单一如军营,十分可惜。此外,鲁凯族的建筑传统,地方工匠技艺,目前仍然十分强大,在上雾台地区家屋营造中表现出色,尤其,原住民个性开朗、性格单纯、富幽默感,容易沟通,对外来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在12月25日必须完工的临时入口意象设计中,建筑师曾与居民沟通,尽量采用传统石板材料或图腾等进行搭建。虽然,建筑师谢英俊在一开始的家屋方案中也以石板作为局部装修材,但因为时间压力等种种因素,最终未能实现该设计。总之,灾后重建过程,政府的工程手段较平时更形简化,越发加重了时间压力,致使建筑师谢英俊未能在足够的时间中利用原住民参与设计过程,十分可惜。何况,建筑师的设计也不容易与其他负责规划、营造的工作完全区分出来进行评估,也颇不利。

二|建物类型与室内空间设计

独户与双拼两种类型。居民表示喜独户型,但不喜其二楼天花非水平,屋顶斜度过大,居民戏称为“欧式”。室内空间布局,入口、楼梯、动线与室内各房间关系,应多听取居民对使用的意见,可以设计得更为细致一些。这是永久家屋,在居民尚未真正迁入以前,已有居民感到空间配置不够好用。屋型的设计是否与居民传统生活习惯相符合,还有待日后观察。至于屋型提供的前后廊,应是符合原住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设计元素,预期使用效果会不错。而每栋家屋两旁、前方则留有少许空地,提供给部落族人未来自行设计的发展空间,算是谢英俊团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坚持,符合部落需求。

三|结构、构造、材料、施工

表面上建筑师选择美式2×4薄壁轻钢构作法,然而,似乎受限于台湾的营造工业现实,在材料、作法、施工细部上难以落实,最后成为类似台湾本土型轻钢构的高级铁皮屋。以台湾的标准言,营造厂施工品质可称相当认真,负责好茶的营造厂明显优于负责大社的营造厂。大社部分的营造厂有偷工减料之嫌,如二楼天花板部分,甚至还有窗子安装反了的情事。至于结构安全,应该没有问题,然而,夏季通风、木材防腐、尤其是防火,仍亟待注意。特别是双拼式共同壁隔间墙的噪音困扰,目前作法仍有待加强,估计在夜间问题会有些严重。

四|小结

建筑师对建筑形式与建筑构筑表现(architectural form and architectonic expression)十分自信,未能提供原住民参与机会。


实际过程颇为复杂,必须说明如下:山坡下方屏东县长治乡原中央广播电台大同农场旧址,平坦风大,来自慈济捐赠,负责建筑师过于自信,自谓设计满意程度达110%,完全拒绝居民参与,加上慈济强势的宗教干预,与原住民既有宗教体系格格不入,已经造成极大冲突,更遑论基地与日常生计与生活的关系。屏东县玛家乡玛家农场案优于附近的慈济案;世界展望会与建筑师在家屋建造上,由展望会安排会内工程督导,建筑师、营造厂和居民之间形成多方协调机制,与慈济案的建筑师相较,本案的建筑师还愿意保持弹性,听取居民意见,做出修改。然而,这种说法似乎仍然还是止于姿态而已,建筑师对建筑形式与建筑构筑的表现十分自信,并未能提供多一些原住民在规划、设计、营造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十分可惜。而在公共空间部分(包括教会建筑、部落意象表示物、学校、以及其他公共使用空间),世界展望会现阶段分别邀请不同的建筑师事务所与三部落进行设计,这些不同类型的基地空间与各家屋之间的介面整合,在展望会所安排的协调机制中,要使多方建筑与规划团队和部落居民沟通,在短期内达成良好共识,十分不易。相较于居民原来熟悉的部落家屋,如鲁凯好茶村原有家屋室内平均达80平米,户外庭院空地也极宽阔,居民农业生产基地就在村落左进,目前移居地,农业生产地尚未有着落,使得未来本案设计上的调适问题与居民日常生活间的冲突,有恶化的可能。


屏东玛家农场520户|


第二部分|



一|全程
宜兰县宜兰市宜兰河畔津梅栈道现场调查,由于基地与方案的特殊性,虽然目前申请案仅为津梅栈道,由于基地实为一系列设计案的最后一段动线,因此,参访调查路线遂由宜兰市鄂王里杨士芳纪念林园开始,之后,沿着社区间的弯曲巷弄,步行至宜兰县社福大楼,然后,再由社福大楼的西堤屋桥,由陆桥跨过环河路到西门堤防,也就是宜兰河河堤,才是真正的津梅栈道。津梅栈道通向宜兰河北侧的津梅砖窑,为宜兰重要的历史空间。

本方案的建筑计划书制作(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是一个漫长而集体的工作成果,包括了为数不少的宜兰县政府的公务员、宜兰地方社区的工作者、宜兰地方的规划与设计团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积累的营造成果,建筑师黄声远,为最后的一段跨过宜兰河到河北岸津梅砖窑的津梅栈道,建筑设计部分的执行者。

在杨士芳纪念林园,黄声远建筑师设计,建筑师的设计没有很明显的出入口,当我们在基地内走动,在空间有点特殊,提供简餐的小吃部,女老板与店员正在准备餐食,于是在随意的气氛下请教一点空间使用的感受,没有想到女老板竟然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进一步了解下,才知道因为嫌空间太局促,不好用,又没有一点储藏空间,女老板就用木板隔了一间储藏室,与建筑师之间因此起了争执,有些语言上的冲突,搞得不太愉快。此外,即使是宜兰这样的中小城市,杨士芳纪念林园的实际使用上,一些设计的死角,也会吸引吸毒者聚集,造成治安死角,这些都是建筑师原先设计时所始料未及之处。之后,走到基地的另一侧,许多中、老年人坐在树下、建筑物矮墙附近聊天,得知为地方城镇出殡下葬动线,因此有些人聚集于此,若有送葬需要,可以临时雇用劳动力。由此,进入展览空间,为鄂王社区发展协会(鄂王者,岳飞也,岳王庙就在附近)使用,调访者也随之询问使用者的经验。在座的两位工作者之一,一位年长男性,正是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兼鄂王里里长,竟然反问:“你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感觉很奇怪,经询问后,抱怨连连,主要问题在于空间能看不能用,又被嫌过于狭窄,以及,厕所距此80公尺,老人来去受不了。至于谈话的言语中,受访者不时以带嘲讽的措辞说,“黄大师”如何如何?令人不解,值得深究。

离开杨士芳纪念林园后,由旧城西路折向光大巷,目前见到的鄂王社区主要巷弄铺面,为黄声远建筑师设计,少数后期墙面与铺面为社区艺术家与其他建筑师的作品。
光大巷是圆形的旧城西路,清代城墙遗址之外的鄂王社区巷弄,曲折、有趣味,充满宜兰城镇日常生活的亲切氛围。看来鄂王社区本身对社区改造的意见会不少,建筑师对铺面材料与处理,也可见其用心。

穿过光大巷之后就是宜兰县社福大楼,也是黄声远早期的设计,社福大楼立面开放多变化,向宜兰河河堤方向,附设建有西堤屋桥,由陆桥跨过环河路到宜兰河西门堤防。
然后,由宜兰河西门堤防往北开始,才是目前调查对象津梅栈道。长期以来,经过宜兰河的治理、宜兰旧城的保存、社区发展等过程,地方的共识是,串连宜兰河南侧的旧城区(气象站、社福大楼等)与宜兰河北侧的津梅砖窑。也就是说,宜兰市民争取的是“南北串连”。至于这个串连构想的具体化,以庆和桥附挂栈道(即,津梅栈道)作为地方通道的实质物理空间,也很难说得清楚是到底是谁的构想了。总之,津梅栈道为地方社区使用者、市民团体、以及地方的规划师们,长期向地方政府争取所获得的地方服务设施,也是地方政府对地方社区使用有所回应的交通动线。这个凝聚民意的建筑计划书,归功于长时间地方民意与地方治理互动过程积累的成果,成就为凝聚民意的公共空间计划案(public space project)。最后,才由建筑师在这个基础上,将这个由计划书所传达的地方需要,适当地用空间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建筑师对于地方实际需要仍然掌握不够,以至于下午四、五点钟地方居民使用高峰时,宜兰河两岸自行车要推行经栈道,必须擦肩而过,宽度不足,使用者常感困窘。日常使用者反应,因铺面材料关系,雨天走路很滑。妇女则抱怨,晚上很暗,照明不足,走起来害怕。至于栏杆底部某处,装置喷雾喷口数个,并不足解炎夏暑意,当是建筑师之自我与个人欲望表现的戏剧性出场效果。

二|小结

相较建筑师其他作品,如宜兰火车站前,对照低矮的火车站建物,对铁路局历史建筑的粗率处理,将有限经费耗尽于八株高大的铁树,也就是丢丢当广场,结果遭宜兰地方使用者,在地上喷黑漆辱骂,“垃圾建筑师,成就个人,愚弄宜兰,淘空财政”(之后还有另外两句涂鸦,因时间而模糊难辨);如:宜兰酒场的微管束意象设计,经县府评审后,终于未进一步延伸至车站;罗东小镇生活廊带,获第七届远东建筑奖佳作奖之后,宜兰县政府地方公务员表现出的冷嘲热讽;获第二十八届2006年台湾建筑佳作奖的礁溪户政与卫生所,对礁溪地方使用者造成的巨大冲击;宜兰诚品书店经黄声远设计之后,这个宜兰最大的书店,又有诚品的光环,原是地方爱书人的节点,竟然造成某一类老顾客抱怨,新的书籍分类却不容易找到书等等,多处经验相互比较;津梅栈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受到地方共识所形成的前期建筑计划书适当的规范与指引,遂能累积为地方表现,而不仅仅是建筑师压抑不住的自我表现与建筑形式玩弄的专业惯行。津梅栈道个案中,建筑师玩弄空间形式的部分是相对较受到节制的。建筑师玩弄空间形式的后果,往往可以获得建筑创意奖,然而,却不能是公民建筑奖所期待的:建筑与社会,与市民、社区间的互动,甚至,建筑是个动态的社会过程,有助于市民社会的浮现。不然,倘若获奖,将被宜兰地方使用者嘲讽为建筑“收割奖”,收割地方社区、居民、公务员、规划师或其他设计师积累二十余年地方共识成果的建筑“收割奖”。

三|结论

台湾与香港,市民社会已经浮现,正有待进一步成长,中国大陆,市民社会刚刚浮现。而建筑,作为营造劳动的社会与历史分工,不只是在基地上放置一个容器而已。而使用者与地方居民有发言的权利,这是一种公共领域,一种公共空间的再现,它可以改变封闭的建筑论述与建筑师的惯行,有助于公民建筑的形成,它就是公民社会。

对我们的现代建筑师,这个移植的现代专业者,或许,借引金刚经可以提供一点反思: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津梅栈道|



第三部分|问答


1|您考察台湾津梅栈道是在何时?能否简单叙述一下当时的考察情况?

2010
1130日。由宜兰市鄂王里杨士芳纪念林园开始,之后沿着社区间的弯曲巷弄,步行至宜兰县社福大楼,然后再由社福大楼的西堤屋桥,跨过环河路到宜兰河西门堤防,到达津梅栈道,然后再由宜兰河北岸折回。

2|
实地考察台湾津梅栈道,印象如何?对这一建筑作品,您作何评价?

津梅栈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受到地方共识所形成的前期建筑计划书适当的规范与指引,遂能累积为地方表现,而不仅仅是建筑师压抑不住的自我表现与建筑形式玩弄的专业惯行。

3|
您认为一条小小的栈道,为何能入围最佳建筑奖?

建筑师玩弄空间形式的后果,可以获得建筑创意奖,然而,却不能是公民建筑奖所期待的,建筑与社会,与市民、社区间的互动。在该前提下的获奖,难免被宜兰地方使用者嘲讽为建筑
“收割奖”,收割地方社区、居民、公务员、规划师或其他设计师积累二十余年地方共识成果的建筑“收割奖”。

4|
在您考察台湾项目的同时,来自香港、内地的评委也对其他5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前后耗时15天。您怎么看这种实地考察评选建筑作品的方式?对于建筑作品评选,您有何建议?

实地考评确实必要。如能适当访谈地方实际使用者、业主或赞助者,做到有用后评估(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意义的实地考评,效果更好。 


由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案例展开的图解BLOOM|2014-2015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在“评论展“前期发表。

相关推送|


在黄昏中浮现的社会建筑师
512之于大陆的建筑师群体的意义,或许与921之于谢英俊及其团队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不止于两者间社会脉络的差异,不止于灾后重建的乡村,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落于这两个日期之下的所谓灾难?又应当如何在比此前更为诡异的处境中,从濒临灭绝中站起?以下是由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夏铸九教授写于2003年的批评,历史地分析了谢英俊及其团队抵抗的建筑话语脉络以及对台湾社会的意义。这一回应并不止于对七十年代建筑话语范式转变之后具体到社区设计参与的重申以及给出异地移植这一明确的答案。

如何能让技术与文化有机会在人类发展更高的阶梯上重归于好?
精编|离开现代建筑论述所支配的前卫建筑师的形式主义乌托邦陷阱……不被已为新保守主义所俘虏的后现代建筑所惑。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